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文丛

《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文丛》第一部出版——《防范权力异化的财政民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6-04-24

image.png




基本信息


作者:吕庆明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4

ISBN:978-7-5118-9178-5


作者简介


吕庆明,男,1979年生,法学博士,河北大学国家治理法治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法学理论、财税法学。从事法学理论、财税法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参与《西方法律思潮源流论》、《国际反洗钱立法对中国反洗钱法制的影响及其完善》等多部专著、教材的编著。在《金融理论与实践》、《南方金融》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研究项目。财政民主是防范公权力异化的重要机制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财政民主的基本理论作出详尽阐述,就公权力及其异化问题进行细致分析的同时,重点阐明财政民主防范公权力异化的机制原理。在此基础上,着力研究财政民主防范公权力异化的制度载体,主要包括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选举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预算法律制度、财政透明法律制度。最后,从观念、制度、主体、技术四个维度,进一步就我国当前财政民主机制在发挥防范权力异化功能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大胆假设,对具体的完善建议予以小心求证。


目  录




导论

一、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财政民主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财政民主的界定

一、民主的概念界定

二、财政的概念

三、财政民主的概念

第二节  财政民主的本质

一、财政学视角: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的均衡

二、政治学视角:权利和权力的良性互动

三、法哲学视角:权利本位

第三节  财政民主的构成要素体系

一、财政民主的核心要素:参与

二、财政民主的保障要素:法治

三、财政民主的实现方法要素:分权与竞争

第四节  财政民主的哲学基础

一、价值论基础:自由和平等

二、方法论基础:实用主义

三、认识论基础:多元主义

第五节  财政民主的实现条件

一、文化条件

二、社会条件

三、经济条件

四、政治条件

第六节  财政民主的实现形式

一、租税法律主义

二、预算法治

第二章  财政权力异化及其民主防范机制

第一节  财政权力概述

一、财政权力的界定

二、财政权力的公共性本质

三、基于信任的财政权力合法性

四、财政民主过程中权力的类型

第二节  财政权力异化及其表现形式

一、财政权力异化的界定

二、财政权力异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节  财政权力异化的原因分析

一、财政的职能与官僚预算最大化

二、政府自生理论与官僚预算最大化

第四节  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民主机制

一、防范权力异化的三种机制

二、权利制约权力的机理分析

第五节  财政民主对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意义

一、民主自身的控权意义

二、财政自身的控权意义

三、财政民主的控权意义

第三章  财政民主防范权力异化的制度载体

引言  制度建构及其意义

一、制度建构的逻辑基础:人性恶假设

二、制度建构的意义

三、克服舍远图近本能的制度进路

第一节  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选举制度及其作用限度

一、作为财政权力非财政约束的选举制度

二、选举制度施加财政权力民主统制的限度

第二节  防范征税权异化的租税法律制度

一、财政民主视角下租税特点检讨

二、形式法治原则对征税权的控制

三、税法原则对征税权的控制

四、税制选择对征税权的控制

第三节  防范预算权异化的预算法律制度

一、约束预算权的税制选择

二、预算过程的分权与制衡制度

三、预算赤字、公债、通货膨胀与预算平衡原则

四、预算方法选择对预算权的控制

五、预算的法律性与依法行政

第四节  防范财政权力异化的财政透明法律制度

一、财政透明的界定

二、财政透明与财政民主的关系

三、实现财政透明的路径选择

第四章  财政民主防范权力异化的改进路径

引言  权利实现

第一节  观念改进路径:公共权利意识的觉醒

一、公共权利意识觉醒的路径选择:道德进路抑或制度进路

二、制度进路下公共权利意识觉醒的困境

三、财政幻觉与公共权利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制度改进路径:财政透明和纳税人诉讼

一、财政民主下财政透明制度的民主改造二、预算民主过程的司法参与——兼论纳税人诉讼制度的构建第三节  主体改进路径:社会法治国下的给付行政

一、民主机制下的给付行政及其风险防范

二、行政给付中竞争机制嵌入:地方政府竞争

第四节  技术改进路径:现代信息技术对财政民主的影响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言论自由和公共舆论的影响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财政透明和知情权的影响

三、现代信息技术对信息成本和平等权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