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学术报告

中心研究员宋阳教授应郑州大学法学院邀请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3-03-18

3月15日15:30,郑州大学法学院主办的以“法学问题的发现与论证”为主题的学术讲座在南校区15号教学楼209教室举办,并在腾讯会议平台同步直播,线上线下近百师生参与。本次讲座由郑州大学法学院国际法学科具体承办,河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阳老师担任主讲人。

本次讲座分为“院领导致辞”“专家讲座”、“与谈人与谈”、“评议人评议”、和“学生提问”五个环节。

讲座首先由郑州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张嘉军作线上致辞。张老师介绍了郑州大学法学院的基本情况,回顾了我院和河北大学法学院的渊源,并对宋阳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张院长表示,培养高素质的卓越法律人才离不开学术研究,论文的写作是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事法学学术研究必须具有问题意识,因此宋教授今天讲授的内容尤为重要,宋教授的真知灼见和丰富的经验一定会对我院广大师生的学术研究有所助益。

宋阳教授首先肯定了郑州大学的办学水平,鼓励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宋教授强调,法学研究最重要的是逆向思维,挫折的经验比成功重要得多,要勇于开始,勇于接受失败。目前很多法学专业学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过于注重应试而忽略了学术素养的提高。尤其是法学基础知识对于论文写作至关重要,要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夯实基础。


接下来宋阳教授通过“法学问题的发现”和“法学问题的论证”两方面展开讲述。宋教授指出,法学研究需要问题意识,这是学术界的根本共识。一个好的选题需要具备新颖性、可争辩性、真实性并符合国家的现实需求。对于如何发现一个好的选题,宋教授提出首先要通过阅读文献、著作培养学术嗅觉,并多关注现实生活,认真剖析其中的法律问题。选题在确定之后仍然可以根据研究过程中诞生的新观点进行调整。

针对法律问题的论证,宋阳教授提出了三种方法。一是规范分析法,即以法释法,用法律解释法律;二是实证分析法,即通过案例并结合大数据进行论证;第三是交叉学科方法,要尽可能补充相近学科的知识。宋教授强调,要避免盲目地大量引用外国文献,对待文献要认真研究,但切忌照搬。

讲座的第三个环节是与谈人与谈。国际法学科两位老师表示在校的法科生需要读更多的书,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还要具备在非专业领域内快速学习和梳理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才能在不熟悉的领域里有所建树;学术研究的心态很重要,要服务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越是贴近泥土就越具有生命力,若干年后这样的学术研究一定会得到认可。

国际法学科带头人马志强老师最后在评议中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学术界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但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热情和科学的方法,同学们首先要夯实法学基础,其次要躬身于生活和法律实践,第三要关注前沿问题,紧跟国家战略。

在提问环节中,几位同学针对讲座的内容向宋阳教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宋教授都予以悉心解答,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最后,主持人针对此次讲座做了简要综述,并指出论文写作并非一蹴而就,告诫同学们切忌急功近利,要注重研究道路上的点滴积累。下午6:30,讲座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学术讲座旨在培养同学们发现和论证法学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术素养,使论文写作更加规范。宋阳教授结合国际法视角,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术问题的发现与论证方法,为同学们日后的论文写作开辟了新的思路。